一種紅茶抽濕萎凋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紅茶加工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紅茶抽濕萎凋裝置。
背景技術:
紅茶屬于全發(fā)酵茶類,是以茶樹的芽葉為原料,經(jīng)過萎凋、揉捻、發(fā)酵、干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澤和沖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故名紅茶。
萎凋是指鮮葉經(jīng)過一段時間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葉成萎蔫凋謝狀況的過程,是紅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經(jīng)過萎凋,可適當蒸發(fā)水分,葉片柔軟,韌性增強,便于造形。此外,這一過程和使青草味消失,茶葉清香欲現(xiàn),是形成紅茶香氣的重要加工階段。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兩種。自然萎凋即將茶葉薄攤在室內或室外陽光不太強處,擱放一定的時間。萎凋槽萎凋是將鮮葉置于通氣槽體中,通以熱空氣,以加速萎凋過程,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萎凋方法。
現(xiàn)有技術中萎凋時,與離熱源近的茶葉喪失水分較快,而較遠的喪失水分較慢使得部分茶葉萎凋不完全,出茶優(yōu)質率不高。另外現(xiàn)有技術中多采用篩子來盛放茶葉,出料時工作量較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茶葉萎凋程度均勻、萎凋速度快、出茶優(yōu)質率高且出料簡便的紅茶抽濕萎凋裝置。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紅茶抽濕萎凋裝置,包括外框支架和抽濕主體,抽濕主體包括主體前端板、主體后端板、兩相對的主體側板和主體上下端板;主體側板上固定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可轉動穿設在外框支架上,且其端面上螺紋連接有搖柄;主體上下端板上設有通風口,外框支架在通風口相對應位置處設有風機;主體前端板上設有第一通孔,穿過第一通孔設有與主體側板滑動連接的抽合體;抽合體包括合體里板和合體外板,兩板體之間連接有兩相對的合體側板;合體里板下端設有第一槽;在第一槽相對應位置處,主體后端板上設有第二通孔;穿過第二通孔和第一槽設有抽合加熱板;合體側板的上下端均向抽合體內彎折分別形成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抽合加熱板位于下限位板內側;在合體里板和上限位板兩者內側的空間設有滑動加熱板;在合體里板外側設有按壓桿;按壓桿滑動穿設在主體上下端板上,且兩者之間還設有彈性件;按壓桿與滑動加熱板之間通過固定片固定連接,合體里板上設有與固定片相配合的第二槽。
其中,第一轉軸上設有傳動輪。
其中,按壓桿上設有第三槽,第三槽位于抽濕主體外;抽濕主體上滑動設有與第三槽相配合的卡梢;第三槽運動到與卡梢相卡合位置的距離與固定片在第二槽滑動的距離相等。
其中,抽合加熱板和合體外板的外端面上均設有拉手。
其中,在主體前端板和主體后端板的外側面上均豎向設有插銷,插銷包括分別貼附和固定在合體外板以及抽合加熱板外端面上活動桿和插銷孔。
較之現(xiàn)有技術而言,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①通過抽合加熱板、滑動加熱板、按壓桿以及抽濕主體的旋轉實現(xiàn)茶葉的均勻萎凋和多熱源的快速抽濕;②通過風機和通風口將抽濕主體內的濕熱水汽,提高抽濕效率;③通過搖柄實現(xiàn)抽濕主體旋轉利于均勻萎凋;④通過抽合體以及拉手實現(xiàn)快速出料;⑤傳動輪利于多個抽濕裝置之間的聯(lián)動,實現(xiàn)批量加工;⑥插銷避免抽濕主體旋轉過程中,抽合加熱板和抽合體脫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分內部截面示意圖;
圖3為圖1中抽濕主體后視圖;
圖4為抽合體和按壓桿的組合示意圖;
圖5為圖4中抽合體B方向視圖;
圖6為圖1中抽濕主體俯視圖;
標號說明:1外框支架、11風機、2抽濕主體、21主體前端板、211第一通孔、22主體后端板、221第二通孔、23主體側板、24主體上下端板、241通風口、25第一轉軸、251搖柄、252傳動輪、26卡梢、3抽合體、31合體里板、311第一槽、312第二槽、32合體外板、33合體側板、331上限位板、332下限位板、4抽合加熱板、5滑動加熱板、6按壓桿、61第三槽、7彈性件、8固定片、9拉手、10插銷、101活動桿、102插銷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和圖3所示,一種紅茶抽濕萎凋裝置,包括外框支架1和抽濕主體2,抽濕主體2包括主體前端板21、主體后端板22、兩相對的主體側板23和主體上下端板24(兩個對稱設置且結構相同的主體側板23和主體上下板24);主體側板23上固定有第一轉軸25,通過第一轉軸25實現(xiàn)抽濕主體2相對于外框支架1旋轉,使得抽濕主體2內的茶葉上下表面的受熱均勻,提高出茶優(yōu)質率;第一轉軸25可轉動穿設在外框支架1上,且其端面上螺紋連接(圖中未示出)有搖柄251,方便人工旋轉抽濕主體2;如圖1和圖6所示,主體上下端板24上設有通風口241,外框支架1在通風口241相對應位置處設有風機11,風機11將抽濕主體2內的濕熱空氣通過通風口241排出,提高抽濕效率;如圖1和圖4所示,主體前端板21上設有第一通孔211,穿過第一通孔211設有與主體側板23滑動連接(滑塊與滑槽等類似連接方式)的抽合體3,方便拉出以及推入抽合體3;抽合體3包括合體里板31和合體外板32,兩板體之間連接有兩相對的合體側板33(兩合體側板33對稱設置);如圖3和圖5所示,合體里板31下端設有第一槽311;在第一槽311相對應位置處,主體后端板22上設有第二通孔221;穿過第二通孔221和第一槽311設有抽合加熱板4,方便抽合加熱板4的拉出以及推入;如圖2和圖4所示,合體側板33的上下端均向抽合體3內彎折分別形成上限位板331和下限位板332;抽合加熱板4位于下限位板332內側,下限位板332托住抽合加熱板4;在合體里板31和上限位板331兩者內側的空間設有滑動加熱板5;抽合加熱板4和滑動加熱板5實現(xiàn)對茶葉的上下面分別進行加熱抽濕,實現(xiàn)均勻快速抽濕;如圖1、2、4所示,在合體里板31外側設有按壓桿6;按壓桿6滑動穿設在主體上下端板24上,且兩者之間還設有彈性件7;按壓桿6與滑動加熱板5之間通過固定片8固定連接,合體里板31上設有與固定片8相配合的第二槽312;旋轉抽濕主體2時,按壓按壓桿6使得滑動加熱板5與抽合加熱板4相靠近,避免茶葉在旋轉過程中堆積到一起、墜落;另外,旋轉后通過彈性件7,間歇性的按壓按壓桿6可以使得粘結在滑動加熱板5上的茶葉落到抽合加熱板4上。當需要出料時,只要旋轉抽濕主體2回復到圖1所示的位置(滑動加熱板5位于抽合加熱板4上方,茶葉堆疊在抽合加熱板4上),然后拉動抽合體3即可實現(xiàn)出料,出料方便快速。
優(yōu)選的,如圖1所示,第一轉軸25上設有傳動輪252,傳動輪252方便多個抽濕裝置之間聯(lián)動,實現(xiàn)大批量的加工生產(chǎn)。
優(yōu)選的,如圖1和圖4所示,按壓桿6上設有第三槽61,第三槽61位于抽濕主體2外;抽濕主體2上滑動設有與第三槽61相配合的卡梢26,通過卡梢26卡合第三槽61,在旋轉時不用人工持續(xù)按壓按壓桿6;第三槽61運動到與卡梢26相卡合位置的距離與固定片8在第二槽312滑動的距離相等(說明書附圖中給出的只是示意圖,僅對各結構相對位置進行示意)。
優(yōu)選的,如圖1和3所示,抽合加熱板4和合體外板32的外端面上均設有拉手9,拉手9方便抽合加熱板4和合體外板32的拉出和推入。
優(yōu)選的,如圖1和圖3所示,在主體前端板21和主體后端板22的外側面上均豎向設有插銷10,插銷10包括分別貼附和固定在合體外板32以及抽合加熱板4外端面上活動桿101和插銷孔102。插銷10可防止抽濕主體旋轉過程中,抽合體3和抽合加熱板4脫落;插銷10還能避免抽合抽合體3和抽合加熱板4時兩者間產(chǎn)生聯(lián)動。
值得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的所述的抽合加熱板4和滑動加熱板5優(yōu)選碳纖維加熱網(wǎng)板,且兩者與風機11均通過電纜與外部電源相連接。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