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時節,抓住最后除濕機會!
病案分析
十病九濕,很多時候患者朋友出現發燒不退的癥狀,持續反復,去醫院檢查各項指標均正常,吃藥、打針、輸液高燒就是不退,這時候就可能是你體內的濕氣在作怪。
前段時間曾接診一個高燒患者,經多方治療效果不理想。后經反復詢問,才了解到該患者由于發燒前曾到南方出差,正好趕上當地下大雨。這位患者大汗后進空調房,后又淋了雨。雨,屬于濕,就診時患者舌苔厚膩發黃,出現發燒,惡心、想吐、喉嚨疼等癥狀,這在中醫上屬于風寒入里化熱夾濕的情況。該類型的發熱常纏綿不愈,嚴重時會伴有胃腸道惡心想吐的一些反應。按照“化濕”這個思路為患者開藥,患者次日體溫降到正常水平。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有反復輸液人工造濕導致低熱不愈4月的案例,有反復發熱伴有支氣管擴張、闌尾炎并發的案例,如果及早祛濕,患者一般都能很快控制體溫。
濕分內濕和外濕兩種
濕,有兩種,一個是自然界的濕邪(外濕),另一個是身體自己產生的濕邪(內濕)。如近期北京秋雨多多就是天然造濕的外部環境,很多朋友身體會覺得不舒服、憋氣、皮膚黏膩、胃腸功能差,就是與“外濕”有關。外濕從來不孤軍奮戰,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比如濕氣遇風則成為風濕,驅風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風濕,就往往是慢性疾病,近期接診一個參加1962年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的一個老戰士,他就是因為當時所染“風濕”(藏南邊陲,高原惡劣環境),導致現在關節嚴重變形,還活動不利同時伴有疼痛,一時半會就很難祛除。
而北方之所以現在濕氣重的人越來越多,主要還是與內濕有關。現代人貪涼、熬夜、不愛運動,脾胃越來越虛,由此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脾的運化功能受到傷寒,水濕聚積體內,形成內濕。由于生活飲食習慣的調整,人們喜食膏粱厚味,口味重而多咸,而又經常吹空調,外常為寒氣怫郁,濕不能越,加之運動少,濕氣呆滯內停,導致現代白領麗人及城市漢子們容易出現體內濕重。
如何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
如何知道自己體內是否有濕氣,可從以下五大信號判斷。
信號一舌苔厚膩
照鏡子時發現自己舌苔厚或者舌體胖大,且舌頭邊緣還伴有非常明顯的齒痕,那就證明您體內的濕氣太重,應及時調理,后期還得配合健脾防止濕氣反復。
信號二大便粘滯不爽
正常的大便是軟硬適中的條形,如果大便像熟得過度的香蕉一樣外形軟爛、黏膩,不成形,粘在馬桶上不易被沖走,這也說明你的體內有濕,消化吸收功能異常。
信號三食欲差,食谷不香
如果到了飯點,沒有饑餓感,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里脹脹的,在吃飯過程中還有隱隱的惡心感。這種現象也是脾胃功能較弱,體內濕氣過重的表現,秋季腹瀉部分與此有關。
信號四喝水都會變胖
早上起床后突然感覺自己小腿肚非常酸痛、沉重,或發現最近體重增加了許多,那證明您出現虛胖的現象,也是體內濕氣重造成的。
如伴有面色晦暗且發黃,早晨起床時眼皮浮腫,或眼袋明顯,這些信號說明體內的濕氣較重。
信號五精神困倦慵懶
濕氣重的人常常會有胸悶的感覺,身體疲乏,懶得活動,有頭昏腦漲之感,易困倦,記憶力減退、性欲減退。嚴重者容易對好多事情失去興趣。
總之,雖然濕氣常常潛伏在我們體內,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現象進行自我檢查。如果你在陰濕天氣時出現下列變化,說明你身體內的濕氣太重了:腸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膚出油、婦科炎癥、陰囊潮濕、舌苔厚膩,出現這些癥狀要多加重視。
中醫支招祛濕氣
在濕氣的治療上,中醫擁有幾千年的治療經驗,無論北方的內濕、南方的外濕均可除之而后快。濕氣致病多種多樣,中醫治濕豐富多彩。濕氣留滯在胃腸,包括容易拉肚子,胃怕涼的寒濕(此用附子理中);濕氣飽和于心臟,如心衰水腫不能平臥(此為腳氣沖心,可用雞鳴散);濕氣膠裹在肺臟,濕與熱合,如濕熱型咳嗽(胸滿,痰多,舌苔白厚,可用甘露消毒丹合麻杏苡甘湯);濕氣困泛于肌表,如全身疼痛的寒濕傷血痛;濕氣黏滯在關節,部分人以關節疼痛為主,舌苔黃膩(可用加減木防己湯),其中有一類在目前男性朋友中多見,就是濕熱下注,下肢關節紅腫,多為痛風發作(可用《醫宗金鑒》化濕熱的方法),治療濕氣的方法可謂豐富多彩,合而言之,主要包括兩種策略:
1)先應祛濕化痰
祛濕化痰法是運用辛散苦燥藥物,具有燥濕化痰功能,使痰濕蠲除的治法。適用于脾胃濕困,濕蘊化痰,上阻于肺,所致咳嗽、哮喘、痰多色白、頭暈身困、脘腹脹滿、大便溏軟、舌苔膩濁等。常用藥物,如半夏、橘紅、茯苓、杏仁、薏苡仁、旋覆花、蘇子、白芥子、萊菔子、車前子等。代表方劑,如二陳湯、杏蘇散等。
2)后則益氣健脾
由于濕氣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的運化功能不足。因此,祛除了多余的濕氣之后,還得養脾胃。益氣健脾法系運用甘溫或甘平藥物,具有健脾益肺、補益宗氣功能,使脾健濕運、肺司治節、三焦通調、水濕輸布的治法。適用于濕濁阻滯日久,脾肺氣虛,治節升降失司,所致神倦乏力、氣短懶言、自汗惡風、眩暈耳鳴、咳嗽胸痹、納呆脘悶、大便溏軟、肢體浮腫、面色萎黃、舌質淡胖、苔白膩等。常用藥物,如人參、黨參、太子參、西洋參、黃芪、白術、茯苓、薏苡仁、扁豆等。代表方劑,如六君子湯、防己黃芪湯、實脾飲等。
上述療法需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癥狀的不同,在專業醫師指導下對癥下藥,患者切勿對本宣科,自行服藥。
對于濕氣,除了治療還要從根本上進行預防,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遠離潮濕環境,勤運動少懶惰,水分攝取要適量。還可以通過一些食療的方式,達到健脾祛濕的功效。如用淮山、茯苓、薏米煲湯,是常用的健脾祛濕湯方。具體包括:
1)越懶越要運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2)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關系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
3)避開濕氣的環境
我們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
日常生活中應留心下列事項:
①.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
②.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③.不要穿潮濕未干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體,吹干頭發。
④.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還可以打開風扇、空調(除濕模式),借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